2023-01-05 阅读:390 点赞:988
被画面和剧情惊讶到,想抓住一点自己土地上地思考。这部剧集似乎演绎着中国人的原型故事,我想挖掘出来。
1.小妖怪的夏天 nobody ——关于平凡
nobody的英文译名一开场就很抓眼,小妖怪可不只是这个小猪妖,而是任何一个无名之辈。如果把猪妖定位成为某个背景下的社畜,其实发生的一切似乎都是我们熟悉的东西:
(1)不准僭越:小猪妖最喜欢说的是“得想想办法”,他也确实是只聪明的猪,他很有问题意识“箭射不准怎么办?”“柴火砍不完怎么办”,但在这个封闭的妖怪社会里,创造往往意味着对权力的挑战。领导给你布置的任务、讲解的环节,你把流程优化了?这不是显得我很蠢吗?你在教我做事?所以熊教头毫不留情地折断了小猪妖的创新成果。
(2)不需辩解:其实每个社会都有不可逾越的雷区,这倒无可厚非。小鸦妖只是碰巧撞上了一些头头们谈话,但他既不有意,也没造成后果,仍然被狼大人抓去,有去无回。但社畜的痛苦在于,你对于禁忌和惩罚是全程失语的。上司不在乎你的视角的叙述,他只在乎他设置的证据(或者是提防自己人的陷阱)——即是身上沾染的气味。只要上头看到了自己的证据,你的辩解完全不需要。
(3)干就完了:社畜一半的痛苦一定来源于昏庸无能的上头。因为大王自己斗不过悟空,所以让小妖们吭哧吭哧设置陷阱;大王还没抓到唐僧,就一会想煮着吃、一会想烤着吃,因为自己的贪婪和善变不断给小妖们设置极限的任务,并且随意就能把他们的成果烧毁(我们还是用第一版吧)。重复、无意义的劳动和伴随的被践踏感,或许我们也会感到熟悉。
(4)想留又想走:社畜都是出于想离开束缚自己的小天地于是走入了外面的修罗场,社畜也都是出于对家庭的挂念而不断动摇。就像那个小猪妖,下山买个调味品的功夫,他偷溜回家了一趟,还是惦记。但刚到家,炕还没坐热,望着小小的窗子透过的光,又开始想离开,想出去闯闯。
(5)代沟:猪妖妈妈不认识的包子像互联网日新月异的东西;小猪妖和妈妈关于“就业”的争吵像极了很多家庭一直在发生的。父母觉得你忙就是好事,说明上头重视你;希望你不要随便离开,能有个干的就不错了。他们一方面其实对你非常骄傲,你可是我们家几代好不容易出来的猪妖;但另一方面,对你的放心其实也有限,总不相信自己的孩子真能干出什么成就。
(6)渺小地死去:我还是觉得,小猪妖死掉可能更像nobody的主题。我们好伟大,在生活的只言片语里搜集证据去构筑自己的英雄和正义的梦想;我们也好渺小,在不断地被追逐里灰头土脸,默默死去。小猪妖在别人的话语里不断拼凑对师徒四人的美好想象,直到一根棒子从天而降,他都没有看清对方的模样。他或许死前听到他的英雄从他身上踩过去,然后说,“师父,管他喊什么,妖怪一棒子打死便可以了”
小猪妖过完了一个又一个夏天,总是不爱喝母亲特意打的温水。等这个夏天过完,小猪妖沉默地倒在温暖的草地上,没人听小猪妖喊什么,妈妈给小猪妖的葫芦被打翻在地,家里带来的水在耳旁潺潺地流。小猪妖快想不起夏天之前是什么样了,他觉得自己像所有人,他也觉得自己也不是任何人。
2.鹅鹅鹅 goose mountain ——关于爱
我特别喜欢鹅鹅鹅的画风,水墨惊悚。其实故事很简单,你是个货郎,上山采货,路遇狐鬼。狐鬼要你背他到山上休憩,还吃掉了你篮子里的两只鹅。到了山顶,狐鬼召唤兔子相好陪酒,兔子相好召唤野猪相好陪酒,野猪相好召唤天鹅相好陪酒,然后你和天鹅相爱,直到狐鬼醒来。
你觉得自己丢了三只鹅
我在看这集的时候会想起很多聊斋志异之类的故事。爱上女鬼似乎是中国人的一个情结。我只是隐约觉得,这份爱里包含着乍见之欢的好色、包含着偷情和逃离的刺激、包含着神鬼惊悚下的安全感。然后阴阳终究两隔,纵然有一瞬希望,也会化为怅然。
找不回来的鹅,有遗憾的爱。这就是很多故事的原型。
晚上吃饭的时候又想起鹅鹅鹅了,我突然觉得这份爱里还有一种关乎信任的张力。假如你是那个货郎,你不会想,他们的相好是怎么来的呢?会不会是狐狸把兔子骗了,兔子把野猪骗了,野猪把天鹅骗了?一个人作鬼总是孤独的,每个鬼都要有自己的相好。那天鹅和你的爱,会不会也是一场骗局?爱上天鹅的风险,是不是也成为一个被藏在腹中的幽魂?
中国古代的女鬼故事,大抵也一定要经历过一场煎熬内心的怀疑。你一定要先怕鬼,你要畏惧,你要打心眼里对爱上女鬼感到不安,然后你才能真正完全地爱。
这就像人自己给自己施加的砝码,当你彻底不在乎这些砝码后,你的爱就有了重量。你就不是相信,而是信仰了。畏惧和生死都置之度外了,所以我们才会对这份爱格外难以忘怀。
© 本文版权归作者 好了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