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金铨(1932年4月29日—1997年1月14日),中国香港导演、编剧、监制。
1958年,进邵氏公司当演员、编剧和助理导演。1962年,与李翰祥合导《梁山伯与祝英台》。1964年,独立执导《大地儿女》,此后执导了《大醉侠》、《龙门客栈》等新派武侠片。1975年,执导的武侠电影《侠女》获得了第2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高技术奖。1992年,拍摄电影《画皮之阴阳法王》。
1997年1月14日,胡金铨于中国台湾去世,享年65岁。
同年,经李翰祥介绍首次在严俊导演的《吃耳光的人》(又名《笑声泪影》、《笑声泪痕》,于1958年上映)片中演出,获得好评后放弃「美工」一职,从事演员行业。随即又出演《金凤》,后与李翰祥共同担当严俊的助理导演。同时在“丽的呼声”有线电台兼任广播员,并为电台写广播剧。
1954年,出演并助导《有口难言》;8月13日永华片库失火,损失惨重。10月9日永华债权人新加坡陆氏集团代表欧德尔登报要求香港政府拍卖片厂,并率律师、会计师进驻清理财务产权,延至次年(1955年)三月二十九日,陆氏财团正式入主,永华改组,名存实亡。
为了维持在永华公司的工作,在丽的呼声有线电台兼任广播员,并为“丽的呼声”周刊做编辑。后与邹文怀加入香港美国新闻处“美国之音”,担任国语节目监制。供职期间,撮合了邹文怀与李翰祥的婚事。
1954—1957年这一时期,辗转于亚东影业、永华、亚东、邵氏、亚洲片场、新天、东方、清华影业、电懋、海燕、四维等多家影业公司,先后得到朱石麟、李萍倩、陶秦、严俊、李翰祥、卜万苍、罗维、岳枫等导演的影响、指点和引导,并与李清、韩非、夏梦、林黛、王引、陈燕燕、李丽华、乐蒂等演员合作,广泛地接触和学习各种电影技巧;为充实自己,涉猎顾仲彝、张骏祥和黄佐临等戏剧、电影家的理论书籍,通过俄译英的文本一遍一遍地阅读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普多夫金、爱森斯坦等电影大师的著作。
1958年,“美国之音”负责人迪克·麦卡锡赏识,在全东南亚申请的三十多人中挑中胡金铨,为他在华盛顿安排的工作,享受公务员待遇。
本不愿接受李翰祥建议自己与邵氏兄弟公司签约做演员的提议,后邵氏主管邵仁枚及总经理周杜文提议胡金铨签约为演员兼编剧,并说明写过一些剧本后,可有机会当导演,遂应允加入邵氏公司任演员兼编剧及助导。
1958—1965年这一时期,在邵氏出演二十余部影片,期间编写了《花田错》《春天不是读书天》及《红胡子》等剧本。1959年,获凭借《江山美人》中“大牛”一角第6届亚洲影展最佳男配角奖。
1962年,在李翰祥执导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名任副导演,实则执行书院、下山访英台等片段的导演工作。1963年,接替李翰祥拍摄《玉堂春》。
1964年,执导并出演抗日电影《大地儿女》。同年,被授命开拍布景、服装都与《大地儿女》相同的另一部同题材影片《丁一山》。
《丁一山》开拍两星期后亦停拍。
在台湾看好外景,邹文怀与台制签约协拍《红胡子》,被邵氏老板下令停拍,后由潘垒在台湾拍摄完成改为《山贼》,胡金铨为挂名编剧。同年,指导第一部新派武侠片《大醉侠》,并开始构思并编写《龙门客栈》(初名《起解》),后脱离邵氏公司,四处集资,后决定转投联邦公司,身赴台湾。
1966年8月,与联邦影业公司正式签订两年导演合约,第一部片为《充军》(即《龙门客栈》),为公司购买器材、训练新人(包括徐枫、石隽、白鹰、上官灵凤、韩湘琴、田鹏等人)。9月,与联邦公司总经理沙荣峰受台湾当局领导人幕僚长张群接见。
《大地儿女》获第4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编剧奖、最佳剪辑奖、最佳发扬民族精神特别奖。《大醉侠》公演,卖座、评论皆佳。该片与《独臂刀》使他与张彻并称为“绝代双骄”。12月,12日《龙门客栈》在台中中横谷外搭景开拍客栈外景。
1967年5月23日《龙门客栈》于联邦公司桃园大南国际片场杀青。8月5日,赴港处理影片《龙门客栈》配音。10月,《龙门客栈》上映,成为1967年台北十大卖座国语片之首,创香港开埠以来,中外影片卖座最高纪录,当年在台湾票房总收入新台币四百四十二万余元。12月,《侠女》正式开拍。
1968年,《龙门客栈》获第6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作品奖、最佳编剧奖。3月,赴美参加「美国亚洲学会」。5月,《龙门客栈》参加德国柏林国际影展,成为第一部在日本戏院正式公映台湾出品的影片。
1969年5月7日下午,《喜怒哀乐》在中影士林片厂开拍。
1970年1月,占士美臣(JamesMason)来香港取景拍摄电影《双面人顾先生》,受邀客串饰演日本商人一角,片酬高达十六万港元,打破港台两地演员片酬纪录。其后,以《钞票与我》结束了自己的演艺生涯。3月13日与唐书璇、刘绍铭、王敬义于香港美丽华酒店共同讨论电影。《喜怒哀乐》于10月9日公映。同年,《侠女》上集公映。
1971年2月,受邀于澳洲首都堪培拉参加第二十八届国际东方学会。《侠女》于香港完成,11月18日下集《灵山剑影》于香港公映,卖座不佳。
12月,自组金铨影业公司,开拍《空山灵雨》,后夭折。
1972年,与嘉禾公司合作拍摄《迎春阁之风波》及《忠烈图》两片,6月开镜。《侠女》下集获第10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彩色影片美术设计奖。
1973年,因参加巴黎东方会议,中断拍摄《忠烈图》。12月6日《迎春阁之风波》公映。同月,开始发表老舍研究专文。
1975年2月18日《忠烈图》公映,后获当年芝加哥国际影展特别艺术贡献奖。与友人集资购得《侠女》的欧美发行版权,并亲自剪辑成长三小时的国际版本,参加戛纳影展。
1975年5月,获1975年戛纳电影节技术大奖、金棕榈最佳影片(提名)、第28届戛纳最佳技术和视觉效果奖、加拿大蒙特利尔第一届灵异电影节心灵影展荣誉奖。后《侠女》、《迎春阁之风波》、《忠烈图》纷纷应邀参加欧、美、澳各大洲的国际影展,获得许多奖项及好评,并在一些地区发行公映。同年,在巴黎大学以“电影是独立的艺术”为题,在哈佛大学以“老舍以其作品”为题,做了演讲。
1976年,春初,于纽约州立大学讲演时,结识钟玲。《侠女》参加美国第十四届纽约影展。剪辑成一集于台湾上映,反映热烈。同年,应美国政府邀请赴华盛顿参与「美国开国两百周年纪念文化讨论会」,为台、港华人导演唯一代表。
1977年,应印度国际电影节之邀担任评审委员。与罗开睦、胡树儒合作,筹拍《空山灵雨》。又与第一公司黄卓汉合作,筹拍《山中传奇》。8月,《空山灵雨》、《山中传奇》开镜。9月,香港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老舍和他的作品》一书。
1978年,被英国《国际电影指南》(InternationalFilmGuide,1978)评为当年世界五大导演之一。10月,《空山灵雨》、《山中传奇》杀青。23日胡金铨返回台湾。
1979年4月,《空山灵雨》在香港国际电影节中作世界首映。出席香港电影文化中心及香港艺术中心合办的「胡金铨作品展」,《空山灵雨》、《山中传奇》其後纷纷应邀参加各国电影节。11月,《山中传奇》获第16届台湾电影金马奖九项提名,及最佳导演奖、最佳摄影奖、最佳美术设计奖、最佳配乐奖、最佳录音奖、优等剧情片奖。
1980年,自港返台参加国建会。7月,台北电影图书馆举办「胡金铨回顾展」,应邀发表专题演说,并留台发展。
1981年4月,台北龙门画廊举行胡金铨画展。应台湾行政部门新闻局邀请,任金马奖电影竞赛评审团主席。在台自资拍摄首部时装喜剧片《终身大事》。10月,应菲律宾前总统马可斯夫人及马尼拉国际影展邀请,担任评审委员。
1982年1月,身赴菲律宾,担任马尼拉第一届国际电影节评审。周转港、台、美之间,为其构思已久的《华工血泪史》集资,拟在美国拍摄。同时为台湾中影公司拍摄《天下第一》。5月,于台制开拍《大轮回》,结合李行、白景瑞分段合作。夏,应中国侨务负责人廖承志之邀秘密回大陆一行,探望阔别的亲人,并与掌管电影的官员谈论中国电影,居于北京饭店。10月,25日晚间七时半第19届台湾电影金马奖颁奖典礼在国父纪念馆举行,作为颁奖人的胡金铨和白景瑞在颁发「最佳美术设计」奖之前向全场说出了一段整场典礼中最发人深省的话。同年,计划拍摄《利玛窦神父传》,并应德国指挥卡拉扬邀约合作拍摄歌剧电影《杜兰朵公主》,后皆无结果。
1983年,春节期间《天下第一》在台公映。《天下第一》、《大轮回》应邀参加国际影展。
7月,应聘担任《华工血泪史》导演,预定八月下旬赴美工作。这份合约书由美国山福、皮尔斯伯瑞财团发出,邀请胡金铨执导《华工血泪史》。8月始,接任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电影制作科主任职位,回港结束制作公司,定居美国加州。于洛杉矶罗耀拉大学(LoyolaUniversity)耶稣会院及旧金山附近的一所修道院收集《利玛窦神父传》资料。10月21日,《大轮回之第一世》获意大利国际科幻及幻想电影节获最佳导演奖。《天下第一》获第20届台湾电影金马奖两项提名,及最佳服装设计奖。《大轮回》获第20届台湾电影金马奖五项提名,及最佳剪辑奖、最佳美术设计奖。
1984年1月,与宏广公司合作,拟拍卡通片《张羽煮海》。3月,携《天下第一》应邀赴维也纳参加影展活动。后又参加新加坡影展。8月,「胡金铨回顾展」在美国加州柏克莱、洛杉矶、芝加哥、休斯顿、明尼亚普洛斯、纽约等地巡回举行,并藉机到美国再度筹划《利玛窦传》、《华工血泪史》。同年,在香港明报发表单格漫画,讽刺时政。主持台湾天下有限公司,放手让张毅编导白先勇作品《玉卿嫂》,不仅在实务上有所指点,并在财力上给予大力支持。
1985年,年初重拍京剧《三岔口》为剧情长片《大汉风云》,后筹拍《梅女》,皆无下文。4月,香港举办「胡金铨回顾影展」。7月,香港电影文化中心举办《胡金铨的足迹》专题展。同月《华工血泪史》英文剧本提交中影公司,中影公司正审慎研议该片的可拍性,表示支持资深导演是中影既定目标,如胡金铨的剧本合适拍摄,预算不致太高,而市场回收亦有相当把握,中影愿意支持胡金铨拍片。8月,香港第一影业公司负责人黄卓汉表示愿出资支持胡金铨拍《华工血泪史》。同年,受聘於美国加州大学太平洋研究中心中国影视研究组任研究员。
1986年1月,为替筹划五年余的《华工血泪史》催生,与制片赴洛杉矶拜访胡绍基;4月,在台北导演舞台剧《蝴蝶梦》(白先勇监制、胡锦主演);9月,因心脏冠状动脉病发,在台北第一次动心导管气球扩张手术,并休养生息。
1987年,被《时代周刊》评为国际最出色50位电影导演之一,排名第27;6月,受徐枫邀请,在汤臣支持下开拍古装动作片。11月,受徐克邀请,指导《笑傲江湖》。
1988年2月,徐克电影工作室邀请胡金铨执导的新片《笑傲江湖》,定下月在台湾开拍。胡金铨进行筹拍工作;7月30日起在台北的乐顾画廊举办「胡金铨电影手稿草图展」。8月,日本举行盛大的「胡金铨电影祭」,公映9部影片,10月并发行影碟。胡氏亲往参加座谈会及展开访问、宣传活动。计划拍摄以明代矿工造反为素材的《民变》,未果。9月,法国南特影展十周年庆,胡金铨与侯孝贤等人受邀参加。12月,《笑傲江湖》在台湾外景开拍,徐克邀许鞍华参与导演,与胡金铨合作。26日来台拍摄的《笑傲江湖》在导演胡金铨的要求下,预计成本为一千五百万港币。胡金铨拍的部分后来都未用上。
1989年5月,台湾新闻局邀五位国际知名影人:我-胡金铨,日-佐藤忠男,英-汤尼雷恩,意-马克·穆勒,法-皮尔李思昆,担任第24届台湾电影金马奖台北国际影展评审委员。11月,赴美与制片皮尔斯博瑞研拍《华工血泪史》。
1990年8月,台湾财团法人国家电影资料馆将胡金铨从影近四十年来的影史资料加以整理。胡金铨将私人典藏的电影资料廿箱全部交给电影资料馆,其中包括他个人拍片的手稿、分镜表、剧照等钜细靡遗,经专人整理后发现,资料可以反映卅年来台湾武侠片的发展脉络,以及明星的起落,制片业的心态作法等等。
1991年2月,赴西德应邀出席柏林影展,除其电影作品「空山灵雨」、「笑傲江湖」等片做观摩放映外,个人参加了「亚洲电影发展」和「世界电影趋势」专题座谈;同年,《空山灵雨》修剪成九十分钟版本再版发行,后重回大陆筹拍《画皮之阴阳法王》,在西北各地勘察外景。
1992年,获香港电影导演会颁赠「终身荣誉大奖」。1993年9月,《画皮之阴阳法王》在香港公映,票房$1,315,857.00,仅为当年香港电影票房第117位。随后定居美国。
(1992年——1996年,在美仍不断为《华工血泪史》筹集资金,数度修改剧本。此外亦提出了《咆啸山村》、《毒药》及动画片《深海的战争与和平》等拍摄计划,都未成事。)
1994年6月香港演艺学院设立“荣誉院士”衔位,成为第一位获颁荣誉院士的艺术工作者。1995年,在港为《明报》及《东周刊》撰写专拦。
1996年,年底《华工血泪史》获得英国Goldcrest公司投资一半,另外张家振、吴宇森的美国公司则参与制作并找到另一半的制作费,准备数月内开镜。
1997年1月,初专程回台参与好友李翰祥追悼会事宜,定12日返美;为安心全力投入新片拍摄,顺道到台北荣民医院作心脏检查,在医生劝告下决定做心脏导管气球扩张手术,并准备19日回美继续筹备新片。14日上午,入院动手术,下午出现心律不整,傍晚六时廿五分去世,享年65岁。
胡金铨祖籍河北省永年古城,家族属于汉八旗的蓝旗。祖父胡景桂曾出任清朝监察院御史,伯父胡源汇(号海门)为中国民主社会党中央委员,曾任国民党联合政府国府委员。父亲胡源深早年随兄长胡源汇留学日本,于日本京都大学学成采矿冶金专业,回国后在河北井陉煤矿当技师,民国时期则转行经营起了面粉厂。母亲刘庆云擅长工笔国画,胡金铨幼年则在母亲的指导下,开始从师练习国画艺术。
1976年春季,胡金铨到哥伦比亚大学演讲,随后受邀前往纽约州立大学奥本尼分校中文系演讲,结果和作家钟玲一见钟情,立刻向她求婚。钟玲立刻辞职,几个月后就搬去香港了。1977年2月27日,胡金铨在纽约与钟玲结婚。
胡金铨拍摄《笑傲江湖》期间,与钟玲离婚,但跟钟玲还是很好的朋友。
国内奖项
国际奖项
胡金铨以人物的血肉之躯在空间疾笔狂书,想象力之丰富与技巧之高超,令人目瞪口呆。
——香港影评人:黄爱玲
我觉得胡金铨的电影,拍得很工整,他对电影的语言非常的熟识。他对电影的要求:除了是一个电影之外,还是一幅画。他要求电影每一帧画面都是一幅画,他的视觉效果很优美,很传统,但同时也很诗意。但因为太过要求像一幅画,有的时候也会点到为止。他要求每一个部位,每一个环节都有一个节奏,这个节奏来自一份他心目中所想的一份音乐,所以他的电影你会觉得剪辑很成功,有一种蛮强烈的音乐的节奏感,或者是韵律感……胡金铨是很仔细的。——导演:吴宇森
在他身上学到非常多东西,他有深厚的中国学养,什么都懂,只要肯问他都能回答,尤其我们在都市太久,对中国历史、地理疏远,他身上可以学到各种古老的文化和传说。——导演:王童
胡金铨如果晚生几十年,可以在大陆拍片,又或者有外国的资金支持,其成就应不止此。——导演:张彻
别的武侠片里,人物总是飞檐走壁的,只有胡金铨武侠片里的剑客是独步于寂寥的荒野之中。有人说胡金铨选择了一条困难而孤独的电影之路,但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大醉侠》、《龙门客栈》、《侠女》、《空山灵雨》这些经典,他在我心中是一位大师。——导演:蔡明亮
胡金铨的电影,让我们不断回去看他那个武侠世界,我们今天的导演,可以用他的东西,比那些模仿西方的电影还要新颖,还要有创意。——导演:徐克
导演一生达观,多才多艺,几近电影方面的文艺复兴式的全才人物,对华语电影殊多贡献。在洛杉矶玫瑰岗墓园安葬胡导演骨灰的追思会上,朋友们推我致辞,我记得我的意思是,胡金铨导演的离世,好比名贵瓷器,碎一件,少一件。——作家:阿城
唐代之后,戟已经不用于实战了,摆在门口,当礼仪用具了,那个时候它的功用就是门戟,宫殿、庙宇要摆的戟。胡金铨拍《天下第一》的时候,他有一个背景图片,就是这种戟,我觉得做得太细了,就是纯背景出现,他都做得那么好。大部分导演都不重视细节的考证,除了徐克,我就看到胡金铨很重视。——电影制片人、演员、兵器顾问:张海
“太认真了”乎?还是应该就要这样认真?我也一直没有定论,但胡金铨就是那样认真,却可以肯定。——作家、编剧:倪匡
后世将会记得他是在理论实践上提出戏曲风味电影的中国导演,成功地将电影技巧与传统戏曲艺术融汇贯通于电影中。在这一方面他依然是无人能及的。作为一名艺术家,他在香港与台湾影业内的成就的确充满英雄感。胡金铨将武打类型推上电影概念的九重天上。在试图融汇中国戏曲与电影这种源于西方艺术形式时,胡金铨也许就是佛学里提及的舟子,将观众从东方的河岸渡到西方,然后再将他们渡回来。